新加坡钢琴店、网上音乐书店
购物车 | 我关注 | English

钢琴维护(论钢琴音色)

出处:新加坡钢琴城   发布日期:12/19/2009 8:15:29 AM   浏览次数:2556

一、音色
  钢琴的音色即所发声音之色彩。钢琴的音源来自琴弦,听觉感知的声音来自音板,使用同一的琴弦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同一方法制成的音板因其含水率的不同,则产生的音色也不同。同一琴弦、同一音板、同一含水率,由于弦槌硬度的不同,弦槌形状的不同,击弦力度、速度的不同,会有不同的音色。同一架琴在不同湿度环境下弹奏,音色略有不同,有时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此说来钢琴的音色是一项难以把握的综合因素,究其根本,音色的成因是“琴弦振动时在发出基音的同时,所产生的泛音的数量和强度的不同”。音色形成的原理是如此简单,而造成“泛音数量和强度的不同”的原因却复杂到甚至无法把握的程度,这在乐器制造行业是司空见惯的常事,乃至生产出一把(台)好琴简直是一种“运气”。琴弦受弦槌激发而振动,这一振动是复杂振动,琴弦所发之音是复合音,其复合音的构成与琴弦的长度、张力、钢度频率等一系列因素有关,同时音色的构成与音板弦码等诸多因素有关。
 1、音板对音色的影响
  钢琴之声源虽然来自琴弦,但若去掉音板,则我们听到的仅仅是极微弱的钢丝振动之声,绝然不是钢琴的声音。钢琴所以发出钢琴的特殊声音,其根本原因来自音板的结构及构成这一结构的材料和工艺方法。例如二胡与板胡、京胡音色各不相同是因其共振体的材料不同。世上没有两把音色完全相同的小提琴,是因世上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在手工制作的前提下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工艺。因此可以说钢琴声音的好坏音板是决定因素,决定音板好坏的是音板的材质和加工全过程的工艺方法。
  音板从选材、干燥到加工成型,应在技术人员控制下,其工艺方法亦是设计人员意图的体现。 因此音板一但成型而制成钢琴,调律师若不拆开改造,则无法改 变其音色之构成的基础。音板是 一块8—9毫米的薄木板,其面积根据琴的型号大小而定。中型立式琴音板面积通常在1.5平方米左右。这么大的一块薄木板必然有多块木板拼成,在批量生产中不可能使所有的木板的弹性、密度、纹理完全一致。这些不尽相同的材料组成的音板、声波的传播速度,在不同方面有所不同。顺纹理传播的速度远大于横向传播,在其另一面布置有较大质量的弦码,这就使音板的材料结构更加复杂。据《钢琴制造》一书介绍:在乐器工业研究所,一些著名的钢琴厂都对音板进行过研究。任何测定音板振动状态的规律性和确定音板品质标准的企图都遭到了失败。即使以精选的木材制成的小型音板,在实验室也不可能取得相同的振动状态,更令人不解的是在声音大致相同的乐器,音板振动的规律却不尽相同,反之在声音差别较大的乐器中,音板的振动却存在相同之处。(注:H.A见前苏联捷亚柯诺所著《钢琴制造》第45页)这说明音板振动的复杂性。但是与音板木材纹理方向垂直布置的肋木不仅改善了音板的强度,还使弦在任何一点被激发都会迅速传播到整块音板,这不仅取得了音量更取得了钢琴特有的音色。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较大质量的弦码和较松软的肋木,在传播声波时,也因产生内摩擦而损失一部分从琴弦所获得的振动能量,当然那要比声波在音板的横向传播时的损失要小得多。由于弦码、肋木乃至音板振动的复杂性致使世上没有一台音色绝对相同的钢琴。
  音板的固定安装也是很重要的,安装不牢靠的音板,音板振动时不但会大量消耗振动能量,同时也会使音色很难听。音板的“大薄片”的特殊形状,在加工前即使已经干燥到了含水率6%以下,但在加工中,几个小时即可使含水率上升到10%,若空气湿度很大的话,含水率会更高。此时进行油漆涂饰,将水分封闭在音板内部,音色必发闷;若是实板音板的话,在使用中还会开裂,但在不出杂音的情况下声音反而会得到改善。这是因为一则开裂后的音板内部水分得到散失,而达到了干燥的目的。再则,由于整块音板由不同木材拼在一起的异向应力,因开裂得到缓解而使音色更趋清澈。
  通常乐器的音板均呈凸起的弧型,如古琴、古筝、提琴等,钢琴的音板看起来是平板,实则也呈弧型,不过弧型较小不易觉察。它是为抵抗弦码压力而设置。琴弦为取得稳定的支撑,要求弦码上平面要高于弦水平面,以使琴弦振动时,不会脱离弦码而影响声音的传播和额外消耗能量。弦对音板的压力取决于弦的张力及弦码高出弦面的角度。弦码对音板形成的压力,会使音板塌陷音质变坏。造成音板塌陷的原因主要是弦码配置不当或音板肋木干燥不够形成。
 2、弦码对音色的影响
  弦码的功能是将琴弦振动之能量传导给音板,似与音色无关但实则关系很大。弦码将琴弦能量传给音板时,必然存在内磨杂使能量损耗,此现象亦可理解为“过滤”,即弦码将琴弦哪一部分声音的能量“过滤”掉了?留下哪一部分能量?试想我们把弦码设计的像砖头那么宽大,那就没有什么能量传给音板了,我们也就不可能听到音板的声音。反之把弦码设计成小提琴弦码一样小,不仅弦码不能支持弦码压力、传导给音板的能量减少:音板也不能承受弦码的压力,钢琴的声音就可以想象了,经钢琴技师300年的实践、试验弦码的截面积约在30立方厘米左右(约宽3.2—3.5,高3.0——3.8/cm),弦码宽些,支撑面大些,音的持久性好些:弦码缩小些,内摩擦减小些,音量可能会大些,衰减快些。设计师正是在实践中运用弦码的“过滤”取得尽量好的声音。弦码配置的高低有严格的要求。视音板澎起的程度有所不同,大体在2—4毫米之间,过高、过低都对音色有很大影响。
 3、肋木对音色的影响
  肋木是为提高音板的弹性和硬度而设计的。同时它能迅速将声波传给整块音板,音板与弦码的木材纹理,是由低、中音至高音成对角线布置。肋木的纹理走向则与音板、弦码垂直布置,使木材的纹理形成横竖交叉的网状,使得声音在弦码的任何一点激发,均能迅速传遍整块音板。肋木的开料方式为径切,以提高音板弹性和加强音板的硬度。肋木低面的弧度使其与音板粘接后使音板一面澎起一定的弧度。肋木的两头削成渐薄形状,这是为了使音板更易振动。肋木在音板的背面(与弦码对应)起到拱形木梁的作用,由它支撑弦码的压力。肋木两端头处应力下降所以将其削成鸭嘴形,为避免肋木两端翘起而降低音板弹性。在肋木与音板粘合的工艺中,绝大多数设计者将肋木两端’ 穿人到音板边柜及静角横梁下面(开口处)。弦码的两端头多数都布置在肋木上,以便加强音板的弹性,否则音质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肋木与音板胶接的牢固程度,对钢琴音色有很大影响,肋木胶接前含水率过高,与音板胶接后水分散失会使音板弧度减小,音色变坏。
  通常低音区肋木布置的较疏松,使低频声音易于传播,反之高音区布置的间距较小,以利于增强音频传播的能力。肋木是音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肋木选材、横截面尺寸、低面的弧度在音板的分布,与音板胶接牢靠程度都对音色有很大影响。
 4、钢琴音色的统一
  音乐会用大型三角琴是钢琴制造工艺中最难把握的、也是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但由于它有较大的平面可以布置,所以通常低音较好,中低音过度也较平衡。但小型琴虽然总体工艺简单,制造较易,但低音区及中低音区的音色以及音色的平均则难度较大。这是因为琴弦短而粗,至使泛音较少,泛音强度更少,中低区音质的深厚就无从谈起。琴弦加长、相对较细,泛音就丰富悦耳深厚,但由于琴体小,加长琴弦后中低音弦码必处于音板两边不同的边缘区域致使音色不统一,虽然经过缠弦的处理来加大中音的张力,但在立式琴中仍不能弥补其不足。
 5、杂音
  钢琴之杂音是指在弦的振动中受到其它振动或非弦的振动而出现的不和谐的声音现象。杂音有两方面,一为共振杂音,另为共鸣杂音。共振杂音多数发生在琴内杂物或松动的零件,在某个频率产生共振而影响琴弦的振动。对有经验的调律师找到杂音的“音源”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一个新手,难度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共鸣杂音多数发生在琴的周围环境中。由于某一可振动之物体,如杯中的钢勺、宝杯中的硬币、杯盖……等与琴弦的某一振动频率相等时引起共鸣。这种杂音只要注意细心查找就不难排除。
  此外,还有弦枕加工不良,弦码不平,驳钉松动,打弦点不准等,都会出现杂音而影响琴的音色。
二、弦槌
  前几节讲到各种因素对音色的影响,实则影响音色的因素还远不止这些。在一般情况下钢琴的音色在设计加工中已大体定型,调律师所能做的主要是对弦槌进行的有限的调整,而弦槌的重量、硬度、形状对钢琴的音色有很大的影响,也正是这个原因使调律师可能在一定限度内使一架钢琴的音色改变。
  调整弦槌的方法并不难掌握,难的是要求调律师要有一双音乐家的耳朵,对钢琴的音色能做出同音乐家的要求相一致或很接近的判断。这并非是一件易事,因为音乐家对音色的好恶是不一致的,有时差异很大,可能对同一架琴做出完全相反的评价,这就要求调律师既要尊重音乐家的意愿,但也要有自己的判断,因为就总体而言对较好的声音多数人总是有共识的。
  另外,调律师对钢琴音色的构成,影响音色的各因素应有透彻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最后调整阶段,有效地弥补前期工序造成的不足。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正在于此。若调律师仅限于扎扎弦槌,显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调理音质的基本要求是,使钢琴在全音域内音色均匀,音量连惯,使全音域内音色不出现个别过于明亮,或过于沉闷的音色,使全音域音量均衡,不出现过强、过弱现象。调音师在实践中往往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以至往往形成自己的风格,所调出的琴音色也往往体现他本人对音色的好恶和判断标准。在那些专事生产高级钢琴的工厂里,往往由于这些技师的风格,而形成了某种品牌的钢琴的风格。
  有人说,“钢琴的良好音质25%在于弦槌”。在钢琴制造的实践中,无法用一个量化的数值来证明哪一部分是重要的,重要程度是多少。但弦槌对钢琴音色确实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好的弦槌,可以使“前功尽弃”,反之,一副好的弦槌可以使钢琴的音色大大改善的事实是常见的。可以说钢琴上好的共振系统,最后总靠弦槌来实现的。要调整好弦槌就要对弦槌有所了解。
 1、弦槌的结构
  弦槌是由专用毡、芯毡、槌楦、槌钉、槌柄组成。弦槌在钢琴的早期是用鹿皮包裹木楦来制作的。现代钢琴的弦槌是制毡厂专门为钢琴制成的特殊呢毡。呢毡的厚度、硬度(密度)各厂均有严格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并非理论计算取得,而是钢琴技师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果。现代钢琴的弦槌虽有差别,装在琴上音色差异也很大,但这多数是由毛毡的质量和加工弦槌的工艺方法所决定的,绝非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2、弦槌击弦的基本特征弦槌击弦的运动需要有一定质量和速度。击弦后以其速度离开琴弦,使琴弦自由运动。弦槌击弦时将弦槌的运动能量传给琴弦,使琴弦振动。弦槌的质量越大,击弦速度越快,弦所获得的能量越大,反之亦然。与此有关的还有弦槌的弹性。
  在特定的条件下(适当的质量和弹性),弦槌击弦的力度越大,弦的振幅越大,音量(响度)越大,通常在弦被充分激发时,其谐音也较丰富。
 3、弦槌击弦历时
  弦槌击弦历时是指弦槌击弦时与弦接触的时间。弦槌与琴弦接触的时间长短是音色不同的本质。弦槌质量大,硬度大时,击弦历时就短,弦就会被充分的激发,弦在充分振动时,谐音得以充分释放,高次谐振明显,使音色听起来“刺耳”,反之弦槌硬度小(软)弦槌击弦历时就长,而使琴弦不能被充分激发,高次谐音被抑制,甚至基音音量也相应减少。因此适当的弦槌质量,适度的弹性加上适当的硬度是保证适当的击弦历时的重要条件。
  击弦历时长于弦的振动周期,弦的振动就会被抑制而不能充分振动,谐音即部分或大部分被抑制,音色既弱而沉闷。击弦历时短于弦的振动周期,弦即得以充分振动,谐音被充分释放,音色明亮,其中的高次谐音则会有刺耳的感觉,即通常所说的“声音太炸”。适度的击弦历时,会得到刚柔相济的音色。适度的击弦历时来自于适度的弦槌质量和硬度,调理音质工作的目的尽在于此。
4、弦槌的质量弦槌质量越大,弦所能获得的能量越大,弦的振动越充分。 弦槌的质量与键盘的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弦槌的击弦运动,是键杆运动带动击弦机系统的一系列杠杆运动来实现的。弦槌质量的加大,则键盘系统必加强才能适应其运动的需求,键盘运动的阻力也将相应增加,击弦历时也将相应加长,使音色变坏,槌柄的变形也将加大,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此看来弦槌质量小些,似应会取得满意的音色。当弦槌质量过小时,弦受激发的力度将受到影响,弦所获得的能量也相应减少,尤其是低音区较长、较粗的琴弦,没有一定质量的弦槌将无法激发使其振动。由此我们知道了弦槌的质量应该有一个适量的值。一个对应各个琴键(弦组)不同的值。我们还知道,钢琴的各个键都对应有一个弦组,这些弦组构成了弦列。在弦列中,各组弦的长度、频率都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找出各个弦槌的质量与击弦历时之间的关系。当击弦历时接近弦的振动周期时,弦槌的质量就不能再加大。在低音区琴弦较长,弦的振动周期较长,弦槌的质量就相应大些。弦的振动周期越短,频率较高,弦槌的质量就相应减小,以缩短弦槌在弦上的停留时间,即缩小击弦历时。琴弦的振动频率与琴弦的长度有一定比例关系,即频率越低琴弦越长。因此钢琴的弦列就构成由低至高音,琴弦由较粗较长渐次减细、缩短的规律性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弦槌就设计成由低音向高音质量渐次减少(15g至5g)弦槌端头的弧形渐次减少。
 由低音弦槌击弦时与弦接触时的一小段弧线,到高音时几乎近似一个点,以适应弦长的变化及渐次减少弦槌的击弦历时,使用钢琴的低音深厚、中音柔和、高音明亮清澈。
  决定弦槌变化的是弦的波阻抗。在键盘对应的琴弦中,由低音至高音弦的波阻抗逐渐减小。这是因为由低音至高音琴弦由粗逐渐变细,而弦的波阻抗的大小取决弦的直径,材料的密度和张力。在弦列中琴弦的张力是预先设计的常数(中高音常在80kg左右)而弦的密度值在一个批号中也是常数。所以实际上弦槌质量的变化是与弦的直径成比例的,即琴弦直径由低音至高音逐渐变细,弦槌的质量由低音至高音逐渐减小。但到小字4组起,弦槌减小质量就较前为快,否则高音区击弦历时就将大于弦的振动周期,到最高音弦槌的重量仅为5—6g,弦槌前端的表层毛毯仅2—2.5毫米。 5、弦槌的弹性前面讲到弦槌的质量与击弦历时有关。弦槌的弹性与击弦历时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调律师来说要熟知上述影响音色的诸因素。但上述因素多数在加工组装中已经成为事实。若不做大修或更换弦槌等措施,则难以改变其根本的问题。调律师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多在调整弦槌的弹性。
  可以想象弦槌的弹性越小 (越柔软)其压缩量越大,在以较大力度击弦时,弦槌受力而击弦时,柔软的弦槌毡便被压缩在琴弦上,到一定极限才反弹回原位。
 弦槌毡被压缩的过程中,即弦槌在弦上的停留时间,即:击弦历时。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弦槌毡越硬击弦历时越短,高次谐音出现就越多越强,超过一定程度,声音便显得尖锐。
 6、音色的选择
  钢琴为获得好的音色,弦槌必须要有弹性,而且这种弹性要依据不同音区琴弦的长度,弦槌的质量频率来确定。在钢琴的低音区应有浓厚的色彩,第一谐音就要有一定强度,高次谐音就不要太强,这就要求弦槌有一定柔软程度,使击弦历时加长,以抑制高次谐音过多、过强。但若击弦历时过长,则低音就会显得沉闷、无力而失去色彩。反之高音区的音色就应明亮、清澈。这就要求高次谐音有一定强度。此时高音区的弦槌就应减小质量,增强硬度,使击弦历时缩短,使高频谐音能充分释放。
中音、次高音是钢琴家、音乐家们对钢琴要求最高、最严格的部分
4、弦槌的质量弦槌质量越大,弦所能获得的能量越大,弦的振动越充分。 弦槌的质量与键盘的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弦槌的击弦运动,是键杆运动带动击弦机系统的一系列杠杆运动来实现的。弦槌质量的加大,则键盘系统必加强才能适应其运动的需求,键盘运动的阻力也将相应增加,击弦历时也将相应加长,使音色变坏,槌柄的变形也将加大,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此看来弦槌质量小些,似应会取得满意的音色。当弦槌质量过小时,弦受激发的力度将受到影响,弦所获得的能量也相
应减少,尤其是低音区较长、较粗的琴弦,没有一定质量的弦槌将无法激发使其振动。由此我们知道了弦槌的质量应该有一个适量的值。一个对应各个琴键(弦组)不同的值。我们还知道,钢琴的各个键都对应有一个弦组,这些弦组构成了弦列。在弦列中,各组弦的长度、频率都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找出各个弦槌的质量与击弦历时之间的关系。当击弦历时接近弦的振动周期时,弦槌的质量就不能再加大。在低音区琴弦较长,弦的振动周期较长,弦槌的质量就相应大些。弦的振动周期越短,频率较高,弦槌的质量就相应减小,以缩短弦槌在弦上的停留时间,即缩小击弦历时。琴弦的振动频率与琴弦的长度有一定比例关系,即频率越低琴弦越长。因此钢琴的弦列就构成由低至高音,琴弦由较粗较长渐次减细、缩短的规律性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弦槌就设计成由低音向高音质量渐次减少(15g至5g)弦槌端头的弧形渐次减少。
 由低音弦槌击弦时与弦接触时的一小段弧线,到高音时几乎近似一个点,以适应弦长的变化及渐次减少弦槌的击弦历时,使用钢琴的低音深厚、中音柔和、高音明亮清澈。
  决定弦槌变化的是弦的波阻抗。在键盘对应的琴弦中,由低音至高音弦的波阻抗逐渐减小。这是因为由低音至高音琴弦由粗逐渐变细,而弦的波阻抗的大小取决弦的直径,材料的密度和张力。在弦列中琴弦的张力是预先设计的常数(中高音常在80kg左右)而弦的密度值在一个批号中也是常数。所以实际上弦槌质量的变化是与弦的直径成比例的,即琴弦直径由低音至高音逐渐变细,弦槌的质量由低音至高音逐渐减小。但到小字4组起,弦槌减小质量就较前为快,否则高音区击弦历时就将大于弦的振动周期,到最高音弦槌的重量仅为5—6g,弦槌前端的表层毛毯仅2—2.5毫米。 5、弦槌的弹性前面讲到弦槌的质量与击弦历时有关。弦槌的弹性与击弦历时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调律师来说要熟知上述影响音色的诸因素。但上述因素多数在加工组装中已经成为事实。若不做大修或更换弦槌等措施,则难以改变其根本的问题。调律师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多在调整弦槌的弹性。
  可以想象弦槌的弹性越小 (越柔软)其压缩量越大,在以较大力度击弦时,弦槌受力而击弦时,柔软的弦槌毡便被压缩在琴弦上,到一定极限才反弹回原位。
 弦槌毡被压缩的过程中,即弦槌在弦上的停留时间,即:击弦历时。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弦槌毡越硬击弦历时越短,高次谐音出现就越多越强,超过一定程度,声音便显得尖锐。
 6、音色的选择
  钢琴为获得好的音色,弦槌必须要有弹性,而且这种弹性要依据不同音区琴弦的长度,弦槌的质量频率来确定。在钢琴的低音区应有浓厚的色彩,第一谐音就要有一定强度,高次谐音就不要太强,这就要求弦槌有一定柔软程度,使击弦历时加长,以抑制高次谐音过多、过强。但若击弦历时过长,则低音就会显得沉闷、无力而失去色彩。反之高音区的音色就应明亮、清澈。这就要求高次谐音有一定强度。此时高音区的弦槌就应减小质量,增强硬度,使击弦历时缩短,使高频谐音能充分释放。
  中音、次高音是钢琴家、音乐家们对钢琴要求最高、最严格的部分。这部分不仅要求柔美纯厚、明亮清晰,还要有一定的力度,有较好的“歌唱性”、“延续持久性”等。这部分的弦槌就应“软中硬”即弦槌表层有薄薄的柔软层,里层坚硬,以中度或轻度击弦时,由于弦槌表层的柔软面使击弦历时得以适度加长,琴弦的高次谐音的次数及强度得到适度的抑制,使得中音区的音色纯厚柔美适宜“歌唱”。但在以重力击弦使弦槌里层的坚硬的毛毡发挥作用,随击弦力度加大,弦槌运动速度加快,击弦历时减小,高次谐音能较多较强的出现,使中音区也能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
 7、弦槌的制作
  这里介绍弦槌制作的简单知识,并不是让大家以此去制造弦槌,而是使调律师了解弦槌制造中的知识,以便于正确的对弦槌进行调整。
  制作弦槌用的毛毡是优质羊毛,是经制毡厂按钢琴弦槌的特殊要求生产的专用呢毡,由于弦槌低音大,高音小,弦槌必须制成最厚处接近30毫米,逐渐减薄到另一边仅5毫米左右。制作前按毛毡片的薄厚方向剪裁开,形成高音薄、低音厚的毡条。毡条上窄下宽,侧面看去成三角状。粘压胶合前将三角形修成弧形,顶端再配以芯毡(通常为红色)。将按要求加工好的硬木制成的木芯装入金属卡具内,呢毡亦放人有弦槌形状的凹形胎具内,通过压力机将木芯对正呢毡尖端涂胶后将木芯压人胎内,再以两侧的卡具加压,使弦槌压实。胶干后取下胎具将整条弦槌取出,进行打磨、修整,再按加工好的木芯逐个切开。最后一个工序是在弦槌侧面打孔,穿上金属钉,以防开胶。
  这样制成的弦槌硬度仍不够,且毛毡的张力过大,往往胶液的强度不足以将毛毡粘紧在木芯上,尽管还有金属穿钉但仍有开胶之可能。经改进后进行两次热压定型,大大减少了毛毡的张力,避免了开胶的可能性,但这样制成的弦槌通常内外都比较硬,调律师要特别在其表面使用专用“排针”将表面刺软,特别是中低音区,弦槌表面过硬会使击弦历时太短从而易出现刺耳的高频泛音。
 8、对音质的判断
  在钢琴制造的过程中,成品出厂前最后一道工序为“调整音质”。其工作的目的即是调整弦槌的硬度,使钢琴的音色由低音至高音均匀连贯,统一协调。如果观察一个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调律师进行音质调整工作时,你会觉得这似乎没有什么难度。仅从其操作程序看也确实没有什么复杂的程序,多数只是听听音,刺刺弦槌。但是真正难的正在于此。世上有很多事情都是看似简单,实则难度很大,马马虎虎做一件事容易,,做精了就很难。听音之难处在于建立起与音乐家近似,能为多数音乐人士认同,而又有自己特色的抽象的音色概念。这种概念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有些所谓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可能多年都不能建立起这种概念。
  前面讲了弦槌各方面对音色影响的因素,这些知识仅仅是调整弦槌应了解的基本理论知识。若想调整好一架钢琴的音色,更非仅了解基本理论知识就能做到的。它需要调律师在音乐听觉的正确判断下,运用大量实践总结出来的丰富的经验,针对各个音的具体情况,对弦槌进行有效的处理。
  此外调理音质的技师必须是一个有较高水平的调律师。因为音不准的情况下不能对音色做出十分准确的判断,因此在调整音质前需先对音准进行较准确的调整,这也是其工作难度之一。
三、工具的使用
  排针是调理音质的主要工具,它是用来将过硬的弦槌刺软用的。排针由3—4根针(可用大号缝衣针制作)组成,用金属压板固定在木柄上。
 1、音质的调整  
  调整音质前,先对整架钢琴的音色进行逐键反复弹奏,以确定此架琴音色的总体情况。若总体过硬,就要将击弦机降下来,在弦槌下面垫上厚木条,按低中音次序逐个将弦槌针刺。高音区几乎可视为针刺的禁区。次高音若过硬针刺时也要以较轻的手法,且尽量避免刺弦槌的前端。中低音区虽然不是绝对不能刺弦槌的前端,但应尽量避免,因为弦槌的前端过硬多为弦槌在压制过程中压力过大,如果在前端刺软即使可以使音质改善,但弹不了多久,即会恢复原状。这是因为弦槌前端呢毡会很快在弦槌的不断击弦中重新压实,更因为槌冠呢毡被刺软后呢毡的耐磨程度降低,从而减少弦槌的寿命。弦槌过硬时针刺弦槌的两侧(弦槌装配完成后刺两侧有一定困难),不仅能降低槌冠的硬度和张力,还会减少对槌冠毛毡的损害。
 2、降低弦槌硬度的方法
  针刺弦槌的两侧能降低槌冠硬度的原因在于针刺弦槌两侧降低了弦槌两侧的张力,即是减弱了弦槌两侧毛毡的拉力,使槌冠的张力得以缓解,表面拉力降低。由于弦槌两侧毛毡的硬度下降,弦槌击弦时得到了弹性缓冲,使弦槌击弦历时稍有延长,高次谐音减少,音色变得柔和。但此种方法由于装配好的弦槌用此法针刺时有一定难度,刺得不深时往往效果不够明显。在制造厂内发现弦槌硬度过高,在弦槌装配前即做此项工作效果较好。
  如果在逐个分析音色时发现个别弦槌较硬时,采用以排针刺槌冠的方法,能较容易的取得效果,但切不可刺得过深,只要起到表层张力下降,弹性适度即可。
 从弦槌的侧面针刺弦槌的方法,在教科书上有记载介绍,在实践中运用也无不可,但此法更应小心从事。针刺角度过小过深会将槌冠毡毛刺起层,虽然音色立即会柔和起来,但起层部分呢毡易于磨损,而磨损后音色会更差。因此斜刺的方法应掌握在 60°—90°角为宜。  3、“弦沟”的形成及修整
  弦槌在击弦时虽然仅是撞击,磨损不应很大。但在无数次击弦的过程中,弦槌会磨出三条沟痕。此时的弦槌与琴弦的接触面已不是一条很短的弧线,而是一段与琴弦平行的线段,这就使音色变坏。有经验的钢琴手一下子就可以听出来这是旧钢琴的音色。这种音色听起来似乎很明亮,因为长期击弦磨出沟痕的弦槌已经失去弹性,击弦历时很短,高次谐音较多显得很明亮,但由于其击弦时弦槌与弦接触“线段”过长,击弦点被破坏,击弦历时短不谐和,泛音随之出现也使音色刺耳。此外由于失去弹性,不可能弹奏出柔美如歌的乐段。而现代钢琴最大特色即是声音变化幅度大,这是因为较大张力的琴弦,质量较大的弦槌,加上较长而比例适当的琴键,使演奏者轻弹时弦槌与琴键接触时几乎是一个有弹性的“点”(极小的弧线段),声音自然轻柔优美。重弹时琴键大力推进弦槌,弦槌不仅以很大的力量,也以更高的速度击弦,此时弦槌与弦接触面力口大,高次谐音伴随部分不谐和的泛音同时爆发出来使人感到强大有力,而使人振奋。这得益于弦槌适度的弹性和适宜的外形,这正是调理音质的工作目的。 
  弦槌磨出“弦沟”或槌冠过厚、过尖,均应以砂纸板进行打磨,进行此项工作应十分细心。 a、注意弦槌端面要磨平整不能磨偏, b、要顺着毛毡的纤维打磨,切不可横可打磨, c、以弦槌中心线为界,从槌的两侧面向槌冠方向打磨,d、在磨“弦沟”时千万不要磨得太多,以端面还能看到弦的印痕为准,在精细打磨时再轻轻的将弦的印痕去掉, e、…砂纸板稍有些弧度,易于使槌面打磨的平整, f、可以准备粗、细两种不同的砂纸板,以较粗砂纸磨出形,再用细砂纸精细打磨,打磨后再用熨斗熨烫定形。
  打磨槌尖,已经磨平的弦槌仅将两侧轻轻打磨出弦槌形即可,因为槌头已磨损,重量已下降,若再打磨的较多则弦槌质量更会下降,会导致击弦无力。 4、弦槌软的处理弦槌过于松软,对音质影响很大,音量明显不够,同时低音区混浊,中音无美感,特别是高音,不仅音色木纳无彩色,衰减也大大加快,使整台钢琴的音色显得毫无生气,……这是最差的弦槌。近年来国产钢琴牛这种音色的琴已经很少见了,若遇此种琴最好的办法是将整套弦槌换掉。弦槌的更换,用剪轴钉的钳子将槌的尾端木芯在槌柄两侧边缘处剪开(若从中间剪开槌柄会裂开),用木锉将槌柄上的余胶清理干净,将新的弦槌逐个摆放在槌柄端头,观察孔径缝隙是否合适,大体无问题时,将槌头取下3—4个在槌柄上涂胶(动物胶、乳胶均可),后将弦槌逐个装上对弦摆正,再取下3—4个如法涂胶装槌。待胶将固化前再对弦调整一次,调整时要注意左右缝隙均匀,槌头前端高低一致,对弦不偏,弦槌前移作击弦动作时不跑偏即可。
 5、弦槌处理液
  弦槌处理液是一种增加弦槌硬度的液体。使用处理液来增加弦槌硬度的做法,在音乐界、制造界均有不同见解,多数人认为若作为一种制作弦槌工艺流程中的一个工序是不足取的。但是在一架总体尚好,个别音区或个别能产生很好的效果(笔者对某品牌国产琴及多架进口立式琴用处理液进行处理,得到很好的效果。几年后弦槌出现过硬时,以排针刺软亦不困难)。处理液有不同配方,比较简单的是用稀释的消音清漆,稀释的程度以经验来测定即可,即:用市场购得的消基清漆,以消基浠料进行稀释。稀释过程中以最小号的毛笔搅拌均匀,不时将毛笔提起观察,顺笔尖流下的液体的感觉略低于食用油的浓度即可使用。此液的缺点是涂后可见痕迹。用消基浠料浸泡白键片的办法,可不留印记。用浠料泡包装用的白色聚苯块,也是较好的方法。
 6、处理液的用法
  首先以手指挤压弦槌,感觉其松软程度,确定涂液程度,总的原则是尽量少涂,涂后调整其它部件或音准,然后再听声音有否改善。不够再涂一次。用小号毛笔蘸少许稀释后的处理液,以笔尖在弦槌两侧往里渗液,笔尖不要蘸液太多。渗液时笔尖接触弦槌面积要小,使处理液慢慢渗进弦槌两侧。毛笔蘸液量,少时一滴,多时二滴,听后认定不够时再按原位蘸液渗进。此种处理法是提高弦槌内部硬度使表层不至过硬弦槌过软又不能更换时亦可采用弦槌前端两侧渗液处理,效果会更明显,但有时会出现刺耳高频音,待液体充分固化后,先以细砂纸将表面漆痕磨去,再用排针以较浅的深度刺槌端面,使表面形成薄薄的柔软层。然后对整台琴全音域进行逐个音的审听。先找出过硬的,根据过硬的程度以排针刺软;然后再依次从高音往低音(或反之)逐个审听,当找不出过硬弦槌时,再重头审听查找过软的,以处理液再次处理,直至全音值协调一致。
  为方便快速可在逐个听音时,对过硬的弦槌以铅笔根据过硬的程度作上记号,再根据所作记号逐一处理。处理后逐一审听,如此可能要反复多次才能达到较好程度。
  应先说明的是,一副很差的弦槌,处理后可以达到“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同高级琴仍不能相比。一副好的弦槌(磨损不多的话),加上好的发音系统,经音质调理可如新琴一样变化敏感而优美,但若处理液用得过多,排针刺得过度也必会使好的弦槌失去美好的音色。因此作为有经验的调律师越是对好的钢琴,越是要小心从事,调整的幅度不应过大,对音质很差的琴倒是可以放心大胆的去调整。

新加坡钢琴城  电话:(65) 9871 5256   邮箱:sales@pianoshop.sg  
网址:www.pianoshop.sg  地址:24 Sin Ming Lane, Midview City, S'573970   RichmanNetwork